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农资如何选? 是谁“骗”走了你口袋里的钱 ?

    信息发布者:因果轮回
    2019-04-25 06:43:09   转载


    近期,经常有果农朋友让我帮忙看看他买的肥料产品如何,对于各经销商的产品,我不方便评价,但我也确实为他们着急!有的果农花了高价钱,却买到很一般的产品;有的果农买到便宜货,却不知对方挣得更多,产品质量很差。

    一、为谁买单?
    一般来讲,一份产品从加工厂到肥料厂家,到市级经销商,再到镇级代理,再到果农手中,要经过四个平台左右。加工厂、厂家、市级经销商、镇级代理都要有一定的利润,这本无可厚非,不应当作果农埋怨肥料暴利的依据。加工厂有更专业的加工优势、原料优势;厂家有更专业的配方优势、技术前沿优势;市级代理有更专业的资源整合优势,能够根据当地作物制定专业全程管理方案,整合农资产品,且有实践技术优势;镇级代理有运输成本优势,且能够将市级代理的技术更多更直接的传递给果农。大家各有优势,各司其职,同时获得一定的盈利,虽然敏感,但大可不必去忌讳。
    作为消费终端的果农,您所付的钱,自然是为整个供应链条的利润买单。


    二、为何买单?
    您所花的钱都为了那些成本买单了呢?其实您可以问下您自己,您更愿意买什么样的产品,就是您为了什么成本买单。您更愿意买大厂家的产品,大厂家的管理运营成本,您要买单;您更愿意买大品牌、出名的产品,产品的宣传广告成本,您要买单;您更愿意买技术老师推荐的产品,技术老师的工资,您要买单;您更愿意买效果好的产品,产品的高价原料,您要买单;您更愿意买带有周到服务的产品,市级经销商的销售人员、技术人员、出差费、交通运输费,您要买单。

    没人会做赔本的买卖,您想要的,都是您要消费的!

    三、怎么买好单
    首先,希望大家明白,正规产品并不一定是好产品,国家对农资产品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大,市场上的不正规产品越来越少,已经几乎见不到,但正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能够达到一定标准、符合登记标准的合法产品,并不一定是适合您的好产品。例如普通的糖蜜液当作优质黄腐酸高价销售、垃圾处理当作优质有机肥销售,再比如夸大产品功效、牵强产品性能等行为,都属于正规产品非好产品的证明。
    1、看人
    谁卖给您,您就看谁;谁推荐给您,您就问谁。看他的人品如何,看他的专业性如何,看他在这个行业做了多久。人心叵测,但实话实说,农资产品的优劣比人心更难测!真诚实意的人在向果农推荐差产品时,会很不自然,说话很没底气;一个不专业的人,不懂技术不了解市场,又怎么能相信他的产品呢?从人品看产品,是判断农资产品优劣的关键一环。
    2、看店
    会开农资店的,或者说做得久做得好的农资商,都懂得一个道理,宁可卖的少,也不卖效果差的,卖便宜货虽然利润高,但如果效果不好,很难有回头客,没人愿意为了某个单品的一次性利润,而损失一个客户。在当地有实力、销量好的农资店,他的产品不会差,即使会贵一些,但起码能够保证的是产品效果。另外,可以观察店里卖的主要产品,一般来讲,有能力代理经常上电视广告大品牌产品的农资店,他的实力不会差。
    3、看厂家
    看产品包装袋上的厂家,在手机上搜索厂家信息,一般出现较多介绍网页的厂家,且拥有自己较正规官方网站的厂家,实力较大。通过点击几条信息,看内容,一般会出现该厂家的某些大型活动或涉及产品的技术文章或新闻,内容越详细、搜索信息越多的厂家,一般实力较强,但像“农资火爆招商网”、“火爆农化招商网”等这类门槛较低的网站可信度就较低了。

    4、看媒体
    对于某作物集中种植地,当地电视台往往都会有相关频道媒体节目,例如烟台的《绿色田园》、威海的《希望的田野》,媒体敢介绍、敢做广告的都是正规有资质的公司或产品,舍得投资在地方媒体做广告的,也是有一定实力的公司,这也是判断产品质量的指标之一。
    5、看产品
    看产品,除了看产品包装袋上的厂家信息之外,还要看产品的包装整体宣传内容。越是大品牌产品,整体内容往往越简洁、越板正;而越是小产品,越喜欢搞花哨的包装,搞吹嘘的宣传,喜欢打擦边球,把某些成分或效果写的格外大。
    另外,也可以通过手机搜索产品,推荐一个好的方法。
    打开微信,在搜索里输入产品名字,等待一会,可以看到各种群里关于该产品的聊天,可以点进去看下群友的评价,若没有相关聊天记录,可点击下方搜一搜,可以看到与该产品有关的朋友圈、或者文章,通过文章的内容,可以大体判断出该产品的推广度,越专业、信息越多,越值得信赖。





    四、怎么少买单?
    在对产品的选择上,我喜欢把果农分为三等。三流的果农贪图便宜,喜欢看包装,对业务员的介绍术语也没有鉴别能力,总是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其实虽然钱花的少,但产品效果很差,而被对方赚取的钱更多;二流的果农跟着老店走,不相信便宜的产品,也不轻易相信陌生业务员,跟着往年的农资店走,年年听农资店安排用肥用药,投资稳定,果园收入也年年稳定,与农资商也建立了友谊与信任关系。这类果农最为淳朴,上当风险小,果园效益稳定,但也确实为了这种稳定多花了一些钱;一流的果农经验丰富,懂网络,社交活跃,信息获取渠道广,对果园管理技术较精通,对产品的原料、类别、价格、功效等都比较了解,这类果农的技术水平及眼界甚至达到了市级经销商公司的技术老师水平,比多数镇级代理水平要高,这是一流的果农,他们在选择产品时,能够根据自己果园的实际情况,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选择对自己果园最合适方案,投入低且合理,果园效益高。
    三流果农,果园一年比一年差,挣钱也不多;二流果农,果园年年收入稳定,勤奋致富;一流果农,果园往往是周边的标杆,发展潜力大。如何改变三流,提升二流,成为一流呢?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选择最适合自己果园的管理方案呢?

    1、集中厂家进货
    买的少,自然贵,买的多,就便宜。尤其想直接从信得过的厂家拿货,更需要有一定的拿货量,如果直接拿大量元素水溶肥,往往一吨起步,平均价格可能是市面同类产品零售价格的一半左右;如果直接选用次级原料自己配比,价格会再便宜一些(便宜不多少,因为对厂家而言,次级原料加工成成品大量元素水溶肥,没有多少成本),例如选用30-10-10成品、二铵、磷酸二氢钾、工业级硝酸铵钙(弥补硝酸铵的市场空缺),自己进行配比作为水溶肥冲施,会省很多钱。难点在于大厂家碍于市场操作不会给您供货,且需要达到一定的进货量。如果能够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进货,就可以解决进货量的问题。其实镇级代理如果能带领自己的果农客户,集中从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突破“隐秘”技术
    上述方法所得产品相较于大品牌的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更多地在于生物刺激素、中微量元素、调节剂等添加物的作用上,因此在从厂家选择产品后,需要通过另一个渠道选择优质氨基酸、腐殖酸、菌剂等生物刺激素产品,甚至可以选择购买复硝酚钠、胺鲜酯等调节剂进行搭配使用。大家不要担心自己配比的肥料会不会在比例上没有大品牌产品科学,因为再科学的配方也不可能做到适合所有的区域、土壤、果园,您的果园,只有您自己的针对性配方,才是最科学的。
    3、重视单渠道的“直销”
    在竞争激烈的农资背景下,很多厂家不得不重视直销,但双渠道的直销,除了能够为销售公司增加销量外,可能并没有真正给果农带来优惠,单渠道的“直销”较少,但以“直销”为主,以代理为辅的厂家还是有不少。这里让大家重视直销,并不是因为厂家直销能够真的把利益更多地让给果农,而是因为没有代理,果农们更容易联合起来,集中拿货,获得较便宜的价格。
    4、抱团取暖
    产品有了,如何科学地去配比,如何合理地施用?一流果农之所以敢自己从厂家拿产品或自己配比施用,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而三流、二流果农如何弥补这个差距呢?利用起您的手机,利用起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多交正直、技术水平高、格局高的果农朋友,多加探讨活跃、交流广泛的果业技术群,选择不带有销售目的、不带公司背景的社交群,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抱团发展,才能真正地彻底摆脱农资商的牵制,才能减少投入,提高果园效益。难就难在谁来带这个团?谁又能保证面对利润的诱惑,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果农想要有出路,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身的格局与见识。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